栏目分类

热点资讯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hb博火体育官方网站 > 新闻动态 > 民国将领之西北军范筑先

民国将领之西北军范筑先

发布日期:2025-03-06 16:10    点击次数:162

民国时期,北伐战争爆发后,为了响应广州国民政府的北伐,冯玉祥在五原誓师,组建西北国民联军,率兵参与北伐战争。

西北国民联军在北伐战争中一步步壮大,控制了河南、陕西、甘肃等地,兵力也发展到四十多万,可当北伐战争刚结束,冯玉祥就和蒋介石因为权力斗争,爆发了“蒋冯战争”和“中原大战”。由于西北国民联军内部不团结,导致两次反蒋都失败了,冯玉祥被迫下野,石友三、韩复榘、孙连仲等大将,都率部归顺蒋介石,其中韩复榘更是当上“山东王”。

西北军

范筑先在清末的时候,参加了袁世凯的北洋新军,民国成立后,在浙江督军卢永祥手下当旅长,后来卢永祥在军阀混战中下野,范筑先就投靠了冯玉祥的西北国民联军。“中原大战”结束后,西北国民联军被瓦解,于是范筑先就投靠了韩复榘,担任山东省第六区专员兼保安司令,成为山东省内的实力派。

抗日战争爆发后,范筑先在共产党的帮助下,组建了一支上万人的抗日武装,一直在山东和日军打游击,由于范筑先亲近共产党,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记恨,于是借用日本人的手害死了范筑先将军。

范筑先

1882年,范筑先出生于山东馆陶县,原名叫范金标,家中兄妹三人,他是长子。范筑先的父母是很勤劳的人,通过努力过上了富农生活,因此范筑先可以在私塾读书,他学习成绩也很不错。

1895年,范筑先的父亲突然去世,家里的顶梁柱倒了,身为长子的范筑先承担起照顾母亲和弟弟妹妹的担子,于是他休学在家干农活,靠着家里的几亩地,一家人的温饱还是有保障。过了几年后,范筑先开始做粮食生意,每天推着小车,到各村贩卖粮食,也赚了一些小钱。

1905年,范筑先的老家出现灾情,粮食生意不好做了,为了养活一家人,范筑先就跑去报名参军。由于范筑先有一些文化,加上又吃苦耐劳,所以被分配到天津的北洋新军第四镇炮兵营。

卢永祥

当时北洋新军每一镇(师)里面都有随营学堂,而范筑先在部队表现不错,长官们很喜欢他,于是就把他送往随营学堂学习,毕业后担任炮兵排长。

1912年,民国成立后,范筑先到北洋陆军讲武堂炮兵科深造,毕业后在北洋陆军第四师的炮兵团当连长,他的顶头上司是卢永祥。炮兵在那时候是特种兵,每个军阀头子都很重视,所以范筑先这样的炮兵人才很受重用,随着卢永祥当上浙江督军,范筑先也跟着升官,担任炮兵营长、师参谋长、补充团团长等职务。

1924年下旬,“江浙战争”爆发,浙江督军卢永祥和江苏督军齐燮元打起来了,当时范筑先担任第八旅旅长,率兵驻守在上海。在齐燮元和孙传芳的夹击下,卢永祥战败下野,浙江成为孙传芳的地盘,范筑先不愿意归顺孙传芳,于是就辞职隐居在上海。

冯玉祥

1926年,北伐战争爆发后,冯玉祥在五原誓师,组建了西北国民联军,率兵参与北伐,范筑先跑去投奔冯玉祥。

1929年,北伐战争结束后,冯玉祥和蒋介石因为权力爆发了战争,范筑先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三军参赞,军长是张维玺,由于石友三、韩复榘、吉鸿昌、梁冠英等人叛变,导致西北军大败。

1930年,冯玉祥联合阎锡山、李宗仁等人再次反蒋,“中原大战”爆发,靠着少帅张学良的支持,蒋介石最终打败反蒋联盟。这一次冯玉祥彻底失去所有部队,西北军瓦解后,范筑先跟着张维玺去天津居住。

1931年,“九一八事变”爆发后,在“山东王”韩复榘的邀请下,范筑先返回山东,在韩复榘的第三路军里面当少将参议,后来调任过沂水和临沂两县的县长。

韩复榘

1936年7月,范筑先担任第二次担任沂水县长,当时韩复榘手下的第八十一师师长展书堂,向范筑先索要部队军粮,范筑先以沂水百姓生活困难为由,只给了展书堂很少粮食,气的展书堂想动武。范筑先也不怕,直接跑到济南向韩复榘告状,在韩复榘的调解下,展书堂才没有继续向沂水县索要军粮。

范筑先在沂水任职的时候,对鸦片走私打击很严格,还收拾了很多贪污腐化的官员,因此在他调任的时候,沂水百姓很舍不得他。11月,范筑先担任山东省第六区专员兼保安司令、聊城县县长,这时候他可以训练民团武装了。

1937年5月,聊城周围发生旱灾,很多村子之间因为水资源发生械斗,范筑先就带人跑去调解,制止了各村的械斗行为。

范筑先

7月,抗日战争爆发后,“山东王”韩复榘对抗日很消极,范筑先想在鲁西北打游击,当日军占领德州后,韩复榘任命范筑先为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官,并且和共产党合作,在聊城建立政训处,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长张霖负责鲁西北地区工作。

10月底,韩复榘擅自放弃济南,他让范筑先把部队也撤往黄河以南地区,范筑先就任命政训处长张维翰代理聊城县长,自己带兵撤离聊城,可在半路的时候,范筑先经过思想斗争,决定还是把部队带回聊城。11月,韩复榘多次给范筑先发电报,要他撤离聊城,范筑先说自己是一个军人,保卫自己的家乡是职责,就算战死了也值得。

11月22日,日本人的代表来到聊城,要范筑先当汉奸,他把日本人的代表赶走,下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。由于日军战线很长兵源不足,所以进攻聊城的只是一支小部队,范筑先派兵在堂邑偷袭日军的侦察部队后,得知日军来的只是小股部队,于是就率兵主动出击,在梁水镇设下埋伏,打退了日军进攻,鼓舞了鲁西北抗战的信心。

11月27日,日军再次发动进攻,范筑先听说有日军士兵在林庄村扫荡,于是他派兵去攻打日军,成功把日军赶走,还缴获了一些物资,日军逃往临清。12月9日,高唐县出动了六百多日伪军,对聊城发动进攻,范筑先率兵在半路埋伏。消灭了四十多个敌人,日伪军撤回高唐县。

1938年1月,韩复榘被蒋介石处死后,任命沈鸿烈接替了山东省政府主席的位置,这个沈鸿英是个顽固派,他听说范筑先亲近共产党,就一直收买范筑先的部下,想瓦解他的部队。

沈鸿烈

1938年初,通过收编绿林武装和招兵,范筑先在聊城一带组建了上万人的抗日武装,共产党还派了政治工作人员到他的部队,范筑先也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延安学习。3月20日,范筑先率兵收复濮县。

1938年夏,在共产党的支持下,范筑先成立了聊城政治干部学校和军事教育团,培训爱国知识青年和下级军官,加强各县抗日政权和游击部队。8月,为了掩护“武汉会战”,范筑先决定破坏日军在山东的交通线。8月12日,范筑先派第三支队司令齐子修,偷袭日军在济南西部的机场,然后又破坏了日军津浦铁路济南至德州段。

挺进大队队长范树民想率兵在前线参加战斗,而范筑先觉得他们都是新兵,刚开始拒绝他们上战场,但在范树民的坚持下,范筑先最终同意了,他让第十九支队长王唯一照顾挺进大队的队员们。8月27日,在和日军的一次战斗中,范树民等人战死,挺进大队损失很大,范筑先怪王唯一没有保护好挺进大队的队员们,王唯一说队员们没有作战经验,但热情很高涨,自己拦不住他们的行动,最后范筑先为挺进大队牺牲的队员们开了追悼会。

1938年9月23日,举办“冀鲁两省军政人员联席会”,参会的除了共产党代表外,还有国民党的河北省主席鹿钟麟、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等人。在会议上范筑先批评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团结、抗战的行为,气的沈鸿烈脸都绿了,因此对范筑先有了杀心。

11月,日军占领武汉后,就有了足够兵力在山东地区大扫荡,企图消灭各地的敌后抗日武装。11月13日,日军在泰安出动一个大队,朝着聊城方向进攻,沈鸿烈听到这个消息,想到了借刀杀人的办法,让自己的部队放弃东阿的鱼山据点,使日军能快速到达聊城。

面对日军的进攻,范筑先一边布置城防,一边疏散城内百姓,这时候山东省民政厅长李树椿,在沈鸿烈的命令下,煽动反动组织“忠孝团”趁聊城混乱的时候,派人刺杀范筑先,结果没有成功。但李树椿铁了心要除掉范筑先,于是商谈“整军计划”为借口,让范筑先在聊城逗留,使其失去突围的最佳突围时机,然后收买了范筑先的参谋长王金祥。

11月14日,日军对聊城发动进攻,范筑先身边只有七百多人,他一边指挥战斗,一边联系参谋长王金祥率兵支援,王金祥的部队就躲在聊城附近,可他就是见死不救。范筑先率兵打退日军几次进攻后,发现不可能有援兵来了,于是就准备想办法突围出去,但日军封锁太严,根本突围不出去。

11月15日,在坦克的掩护下,日军对聊城发动猛攻,范筑先在东城指挥战斗,他的右臂受到枪伤。这时候日军士兵快要围上来,范筑先看到无路可退,自己又不愿意成为俘虏,所以就开枪自杀殉国,跟随范筑先守聊城的七百多名战士,也都基本战死了。

声明: 历史公共信息,如有雷同,纯属巧合。



Powered by hb博火体育官方网站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